鄭婷予 Angela Cheng

你好,我是目前正要就讀財金四的鄭婷予。首先還是要謝謝 JTCA 的贊助,以及台大國際處協助招募這團優秀的學生,讓我在深入遊歷以色列的同時,也從旅行的夥伴中學習到很多人生態度。因為在撰寫先前的回饋問券時我已經帶過了每一天的感想,所以以下主要想分成三點收穫跟你們分享。 

一、打造 Startup Nation- 品牌打造、產學鏈結及民族性 

雖然說本次旅程的主要目的是學習以色列的新創,但說實話新創只能算是我們對以色列眾多認識中最膚淺的一項。但這並不代表以色列的新創不值得學習, 而是以色列其他的色彩更令我著迷。關於以色列政府如何打造 Startup  Nation ,聽完眾多演講與參訪後,我認為可以分成三面向,分別是品牌打造、 產學鏈結以及民族性。 

(一)品牌打造 

從第一天參訪 Perec Center for Peace and Innovation 中,我就先為以色列 政府為新創生態圈做出的努力感到佩服。雖然以色列是在不知不覺成為了 startup nation,但是他們政府也非常積極的給予投資和其他幫助,甚至創設 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 來大力推動新創早期的萌芽,以及設立 Perec Center  來展示以色列新創的從古至今,由此真正的確立以色列國際聞名的「Start-up  Nation」招牌。 
大一時我曾參加 ATCC 商業競賽並且參與科技部 GASE 的主題「台灣青年大使就是你 - 宣揚台灣創新科技能量」。當時的我沒見過世面,很多提案都只能在腦中想像或依照網上資料依樣畫葫蘆,這次實際走訪以色列,見識到他們如何打造國家的科技創新品牌,也再次激發我更多能量,過去覺得卡關的地方也茅塞頓開。這趟十二天的洗禮真的打通了我鬱結兩年的任督二脈。 

(二)產學鏈結 

再來,以色列的法規以及制度使得大學的研究成果容易被商業化,例如我們參訪的 Yissum,是與希伯來大學合作的技轉公司。目前台灣無法做到這點主要是受限於法規,但聽過近年來有逐步想要鬆綁。我看到 Yissum 展現的許多技轉成果真的覺得學術研究就是最現成的 startup hub,不僅激勵學生與教授往造福社會的研究努力,也幫助好的點子能成功商業化。這點是台灣雖然也有國科會或工研院此類組織為新創或新技術貢獻,但目前仍比較缺乏與產業界、創投的密切合作,在生態系還沒確立的情況下,我認為發展國科會與大學學術機構在商業化的哩程都可以一起推動。
另外一項退動的因素是他們的義務兵制度。由於許多人被選入軍隊做的都是後勤的工作,與我們想像中的軍營訓練不同的是,他們在 18-20 歲時就要掌管很大的專案、推動一大筆預算、與世界各地的軍事高層合作,這使得他們更 具備工作經驗以及抗壓性,實戰中學習也更有效率。在我看來,這如同政府先保證了你的第一份工作,有些幸運的人被選入時下蓬勃發展的產業如 data  science cyber security,等於幫他們累積了一份寶貴的工作經驗。 

(三)民族性 

最後一個要素,就是以色列人最常提及的「DNA」,雖然有些同團的學生覺得這很像廢話,但我的確覺得這是決定性的因素。因為他們的文化是「勇於提問的、不怕失敗、敢於創新」,當你的朋友們都在創業,那麼自己創業顯然就會變成一個蠻合情合理的選項。最重要的還是文化、環境的塑造,如果台灣的年輕人也能更勇於抱持不怕失敗或丟臉的信念,一定也能激勵更多有想法的人創業。 

二、尊重不同文化,永遠保持心胸開闊 

這次令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震驚的還是猶太教。因為台灣的猶太人很少,甚至我過去聽說的許多猶太教的傳統我都以為只是古早的習俗,現在的人這麼現代化應該沒人在遵守,結果到耶路撒冷有幸與一些當地人聊天後真的大為震驚...。在耶路撒冷我們在公園與路邊分別搭訕了一個正統猶太婦女、一個巴勒斯坦女孩以及一群正統猶太青少女。耶路撒冷幾乎到處都碰得到正統猶太教(比特拉維夫多), 我一直到跟他們聊天才了解他們對於宗教是多麼的前成,並且以它為榮。例如,他們不能使用智慧型手機,需要用 Kosher phone、 不能看電視,但可以讀報紙,已婚婦女需要蓋著頭髮,可以戴頭巾或是假髮、 即使使用 wifi 也要過濾許多網站、青少女們在高中可以學習 UI/UX coding、正統猶太青少女通常在 20 歲就會由父母介紹對象結婚,這些都令我無比驚艷。

我與同行的朋友曾經很驚訝地問:「難道你們不會認為這些不合理嗎?」我永遠記得那位已婚婦女的答案,他認為這是他們的特權,他們很榮幸這樣做。我們也曾問青少女們會不會有想要突破圍籬的想法,想要自由戀愛, 但是她們的回答卻是:「我們想要跟正統猶太教的男生結婚!」我永遠記得那位女孩的臉。他們尊重、愛惜並認真遵守猶太教的習俗,且幾乎人人都對猶太教暸若指掌,雖然這一方面也衍伸出其他政治及社會問題,但這個族群對於自己信仰、根的堅持還是讓我十分景仰。 

另外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景點是 Yad Vasham 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原本我以為會是一個偏無聊的導覽行程,但是我們的導覽員真的超級讚,她好會說故事,過程中我幾度差點落淚。在那裡我學到了 antisemitism,才知道在西方世界的反猶情緒真的十分古老。與猶太妹妹們聊天的同時,他們也有問我們台灣是否會排猶,我們很自豪地跟他們說台灣完全沒有!大家反而對猶太這個族群感到非常好奇,並且因為我們沒有西方世界的歷史淵源,大家對猶太人的印象就是一群很聰明的人 XDD,這時我真的對身為台灣人非常驕傲。 

三、珍惜自己的根,並感到驕傲 

常常待在台灣太久,我們都會忘記台灣是一個多麼幸福的國家。在以色列,我見識到當地人十分熱愛自己的國家,幾乎所有人對於國家的建國史、猶太教以及聖經故事皆如數家珍。我們拜訪的每一間新創的員工都很會演講,我們的導遊 Ben, Yad Vasham 的導覽員都超會講故事,尤其以感性的力量感動人。在這趟旅程中我們看到以色列許多好的一面,例如新創生態、活潑直率的民族性、美麗的地貌風景以及虔誠的信仰,但同時同行的大家也不忘深思這些表象背後代表的問題,例如不同族群間的不平等、貧富不均、基礎建設不足、 不健全的教育體制...等,甚至在與我們導遊 Ben 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那些在接受考試後被認為優秀的年輕人,會受到政府的徵召進入軍隊的特定部門, 並且沒有拒絕的權利。例如:聰明的人入伍前申請部門,若被人為其聰明才智對國家有貢獻,就會被強制徵召至 Data Science Cyber security 中服役,並且沒有拒絕的權利。這讓我聯想到《記憶傳承人》這本書,書中你會被分配並彊志貢獻你的所長。在得知這件事的當下,我不禁感嘆台灣真的是一個很尊重、 平等、包容的國家。以色列這樣的制度下,也反映了過多 high tech 人才未來將帶來的高度貧富不均,尤其我們大多看到從事藍領階級工作的都是穆斯林或鄰近國家的移工。我也很好奇以色列在極度缺乏製造業及基礎建設產業的經濟結構下,未來在遇到全球供應鏈經濟危機,或物價不穩的情況下持續茁壯。在看到一個國家的優點的同時,我們要能深思其背後的問題及隱憂,並不是一昧的崇洋媚外。其實往往深思,就會意識到許多潛在問題,並且發現台灣做得很好的地方。 

台灣有做得好的地方,當然也有值得像以色列學習的地方。這裡簡單列出幾點我認為比較概念性的特點,例如 Storytelling, Work Hard Play Harder,  Patriotism。 

Storytelling 方面,如我前面提及,每一個以色列人都十分會述說自己國家的故事,並且我們碰到的人都很會宣傳自己的文化。如果台灣也能在民間外交上增強這點,一定能讓人對台灣更著迷。 

第二個是 Work Hard Play Harder,雖然新創家通常都是工作狂,但是從他們辦公室的氛圍,以及大家的態度都讓我感覺以色列是一個注重生活品質以及玩樂的國家,這點在我來生活繁忙緊湊的新加坡交換後更有感受。近年來我覺得台灣的年輕人也更加懂的享受生活,並且對各種文化接受度都很高,我非常喜聞樂見!

最後是關於愛國。以色列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出他們以身為猶太人為榮, 對於建國史都暸若指掌,當戰爭來襲時也願意返國奉獻,這點是我在台灣並沒有這麼確定的一項事實。台灣在身份認同上比較複雜,甚至有一部分人或許還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如果遇到共軍來襲許多人也會先選擇逃跑(因為敵人太強大了)。當然我並不是希望大家都變得極端,而是如果大家都更能了解台灣的好,並且珍惜這裡的一切,我們的國家會更佳團結! 

最後還是要感謝所有幫助此團順利出行的大家,在以色列的這十二天將會是我一生難以忘懷的回憶,等我再長大,我一定會想要再重返以色列一次。我會帶著這股能量繼續在我的人生旅行,並帶給身邊的人正向的力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